家在深圳丨6个故事,带你认识一下我和我的家人们
大家好!我是鹏仔,今天我要带大家认识一下我的家人们~
深圳是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
热火朝天的特区建设
吸引了我的父辈们来此扎根
为这片土地带来
不断生长的力量、永不停歇的活力
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
深圳的发展日新月异
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
我也在行行笔记、页页书本中
逐渐成长
我家都有谁呢?
点击头像认识认识他们吧~
温柔贤惠。总能烧出一桌好菜。擅长谈心解压。
敢闯敢拼。跳下河救过小朋友。东西坏了都可以找他修。
善良乐观。看到煽情的电视爱流眼泪。广场舞灵魂舞者。
能吃苦、能战斗。每天跑步5公里雷打不动。初心不改。
勤俭持家。讨价还价的高手。衣服总是缝缝补补。
叛逆、头脑灵活。上学时逃课打架。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赚钱。
踏实肯干。做家务的一把好手。爱旅游爱拍照。
活泼爱玩。喜欢小动物。不喜欢练琴。
新奇张扬的00后。懂各种流行文化。篮球高手。
爸爸原本端着“铁饭碗”
但一眼就能望到生活尽头
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
总想往外闯一闯
赶上调人到深圳参加建设
他就主动来了
爸妈在这里组建家庭
经历了深圳早期的改革开放
感受着经济特区的蒸蒸日上
......
初见深圳
爸爸说,他把攒下的钱都缝进内裤里,坐着火车一路颠簸到深圳。刚下火车,看到深圳四处是荒田,见不到几个人,路边都是凌乱破旧的黑瓦平房,污水横流的臭水沟,坑坑洼洼的瓦砾堆,心都凉了。
改革开放前的深圳(郑中健 摄)
捞蚝(郑中健 摄)
挑土(方苞 提供)
1960年代的理发箱
(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提供)
从外地带到深圳的梳妆盒和铝锅
(龚惠明、徐宁伟、鲁冬岩 捐赠)
家家办工厂
妈妈到深圳后,就跟着亲戚在家做来料加工,她把一朵朵胶花插到枝干上,邻家嫂子用一颗颗塑料珠子串成项链,楼上阿婆拿木梭子编尼龙胶线网袋……一个月能赚100多元呢!
1980年来料加工遍及沙头角镇各家各户
(广东省档案馆 提供)
深圳罗湖村“三来一补”材料
(深圳市罗湖汝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捐赠)
“三来一补”企业生产的零钱包、鞋跟
(刘明江、宝安区石岩华安鞋跟厂 捐赠)
“三来一补”企业的工具
(深圳市宝安区观澜库坑鱼钩厂 捐赠)
拉土也能赚大钱
看了港剧《网中人》后,舅舅特别羡慕剧里的生活。他听说“内地劳动一个月,不如香港干一天”,就想偷渡去香港赚大钱。外婆吓坏了,让外公托人送他到蛇口拉土建码头,开始舅舅不愿意干,直到工地实行定额超产奖励,他来了劲头,每天连上厕所都忍着,赚的钱比原来翻了好几倍。
1970年代的蛇口
(霍维新 摄)
建设中的蛇口工业区顺岸码头
(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提供)
1980年代蛇口工业区宣传册
(杨华捐赠)
蛇口工业区土地开发的文件资料
(董日臣 捐赠)
基建工程兵来了
爸妈谈恋爱时,有一次周末到深圳戏院约会,看到新园招待所门前的排洪沟围满了人,挤进去一看,又臭又黑的小河沟里全是泥人一样的兵,狭窄的沟渠里不能用机械设备,士兵们挖的挖、抬的抬,用脸盆、竹筐清理了多年没动过的污泥和垃圾。他们打听了一下才知道,基建工程兵的先头部队来支援经济特区建设了。
基建工程兵在东门老街清除垃圾
(杨洪祥 摄)
基建工程兵建设深圳
(周顺斌 摄)
1982年基建工程兵自制工具箱
(李文田 捐赠)
1980年代基建工程兵用的工具
(李文田 捐赠)
1980年代基建工程兵的工具包
(李文田 捐赠)
1980年代基建工程兵的军装
(李新华 捐赠)
基建工程兵的图书、证件、手抄歌本、工作日志
(牟玉安、李文田、梁忠法、王维成 捐赠)
1980年代基建工程兵的领章、帽徽
(毕登福 捐赠)
罗湖淹大水
1980年的一天,深圳下大暴雨,爸爸在外出差,我却急着从妈妈肚子里出来,邻居们帮忙把妈妈送到医院,生下了我。那场大雨淹了我家的房子,专家做的城市规划图被水浸泡了,也让香港的旅客不得不卷起裤腿走在粪便浮起的车站。后来罗湖就开始搬山填土,大规模开发,以“三天一层楼”的速度盖起国贸大厦。
水淹罗湖(周顺斌 摄)
建设中的罗湖(陈宗浩 摄)
国贸大厦建设(国贸陈列馆 提供)
1980年代蹚过罗湖雨水的雨靴
(罗显荣 捐赠)
19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的
城市规划文件资料
(董日臣、郭秉豪 捐赠)
1983年深圳国贸大厦建设资料
(罗君东 捐赠)
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纪念币
(胡明涛 捐赠)
姑姑成了凯达妹
深圳打工工资高、福利好,还能签劳动合同炒老板“鱿鱼”。姑姑初中毕业后非要来闯一闯,揣着好不容易办下来的边防证来到深圳。在舅舅的帮助下,她成为一名“凯达妹”。凯达是港企,姑姑不仅有工资、外汇券,加班还发额外奖金。我过生日时,她会送我玩具,还有好吃的香港午餐肉、公仔面。
旅客自觉排队,等候检查进入经济特区
凯达玩具厂
(林秀英 提供)
油画《人在异乡》
(陆佳 捐赠)
参加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建设的纪念品
(陈忠书、黄萍 捐赠)
边境管理区通行证
(曹红其、陈军科、梅林检查站 捐赠)
1980年代凯达玩具厂生产的玩具
(林秀英、刘荣、林丽君 捐赠)
1980年代蛇口工业区打工妹的证件
(林丽君、刘荣 捐赠)
“家在深圳”
邀您讲述您家的深圳故事
您将有机会
参与“我家的深圳故事”分享会
并获得精美礼品哦~
识别下方二维码填问卷吧!
展览时间:2022年9月2日-12月4日
展览地点: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二专题展厅
定点讲解时间:11:00
*本期封面
▇ 往期推荐 ▇
◆家在深圳丨谁说时光留不住?这里全是它来过的痕迹......
▇ 官方新媒体平台 ▇
订阅号
深圳博物馆
喜马拉雅
听见深博
微博
深圳博物馆
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
回复【开放时间】【场馆地址】【预约】【讲解服务】
获取相关信息